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2025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上,全球汽車零部件企業齊聚一堂,展示了在新能源化和智能化浪潮下的最新技術成果。從智能座艙到智能駕駛,再到新能源三電系統,這些創新不僅推動了中國汽車工業的轉型升級,也為全球汽車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以下是本次展會上幾大亮點技術的詳細解讀。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全球汽車轉向領域的領軍企業耐世特在本次展會上首次發布了其最新研發的線控運動控制技術。該技術通過模擬駕駛體驗,讓參觀者親身感受到未來駕駛的便捷與安全。耐世特始終與中國領先的整車廠緊密合作,不僅助力其快速響應市場變化,還通過前沿技術實現了產品的快速市場投放。2024年,耐世特在全球推出了77個項目,其中52個項目在亞太地區落地,為中國及全球客戶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耐世特與中國整車企業合作的首個后輪轉向項目預計將于2026年投入生產,這標志著雙方在智能駕駛領域的合作邁入新階段。
光峰科技在本次展會上全球首發了“靈境”智能車載光學系統。該系統借助AI技術,能夠通過語音指令精準控制投影設備和投影內容,創新了人機交互方式。這種技術不僅讓駕駛者在行車過程中無需分心操作,還顯著提高了駕駛安全性。光峰科技將大消費領域的經驗與AI技術相結合,為車企提供了智能化解決方案,幫助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中國汽車工業正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智能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為光峰科技等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佑駕創新在本次展會上圍繞“駕艙融合”戰略,展示了其在L2全場景輔助駕駛方案、大模型賦能下的智艙交互升級以及出海戰略方面的全維競爭力。佑駕創新還展出了高性能領航駕駛域控制器iPilot 4 plus,該控制器將搭載某新能源車企30萬元級別的高端車型,并計劃于2025年年內完成交付。這一技術的推出,不僅提升了智能駕駛的體驗,也為車企提供了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馬瑞利在本次展會上展出了多款新技術產品,包括鋒影光刃前照燈、激光投影、區域控制器、減振器和全鋁散熱器等。馬瑞利在中國設有8個研發中心,對應7個事業部,未來將繼續堅持“在中國,為中國;在中國,為世界”的發展戰略。為應對中國市場對“快”的需求,馬瑞利推出了最小可行產品(MVP)開發模式,將概念驗證周期縮短至90天。這一舉措不僅加快了產品上市速度,也提升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總結
2025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展示了全球汽車零部件企業在新能源化和智能化領域的最新成果。從線控運動控制技術到智能車載光學系統,再到駕艙融合戰略和新技術產品的快速落地,這些創新不僅推動了中國汽車工業的轉型升級,也為全球汽車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持續拓展,汽車零部件企業將在全球汽車產業鏈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更多汽車零部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汽車零部件行業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